vic008维多利亚_vic008维多利亚官网_欢迎您

疫病防治

微生态制剂知多少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785  发布时间:2020-11-18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越发重视与敏感,以及长时间内对抗生素过度依赖和滥用,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强大,乃至成为世界安全的巨大威胁。我国政府对抗生素以及锌铜等重金属在养殖业的添加与使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大势已定。
限抗大事记:
2013年9月,原农业部发布的《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开始将抗生素纳入兽用处方药物管理。
2015年6月,原农业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16年1月1日禁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与氧氟沙星4种抗生素;同年7月,原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方案》。
2016年7月,原农业部发文,决定自2017年4月起禁止在动物生产中将硫酸黏菌素用于动物促生长;同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
2016年9月21日,出席联合国大会的193个成员国签署宣言承诺加强管制抗生素,联手减少“超级细菌”的传播。
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关于2018—2021年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更是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要求2019年退出人畜共用促生长抗生素(如金霉素等),并要求药物饲料添加剂在2020年全部退出。
2018年5月,农业农村部规定企业停止生产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
为了顺应无抗化养殖趋势,以抗菌肽、益生菌、寡糖、有机酸、中草药、酶制剂等抗生素替代品逐渐兴起。其中益生菌被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常见菌种及特点:
1.乳酸菌属
  乳酸菌是一类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总称,其中以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为代表。乳酸菌在动物肠道内繁殖能产生多种抑制性化合物,包括细菌素、类细菌素类物质以及各种对抗性物质(如过氧化氢和某些有机酸等)。乳酸菌产的细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乳酸菌还可以黏附于肠道细胞上,有占位性竞争和营养物竞争作用。它产生的有机酸可以增加肠道的酸度,抑制肠道内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的增殖,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2.芽胞杆菌属
  主要包括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环状芽胞杆菌等菌种。芽孢杆菌在动物肠道中仅零星存在,属需氧菌。此类菌普遍存在于土壤、水、发酵食品和动物粪便中,易培养。比起乳酸杆菌属具有能耐受胃内低pH环境,在肠道的正常生态中只有少量存在,不会大量增殖。该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等诸多营养功能,能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多肽类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这类菌特点可以产生大量淀粉酶、蛋白酶及纤维素酶等胞外酶,从而能够促进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更好地促进动物的生长。其芽孢对热、压、酸、碱、酶及某些药物、X射线等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在饲料加工、储存及消化道中稳定性好。
3.链球菌属
  主要包括粪链球菌和乳酸链球菌。它们可以产生各种抗菌物质和过氧化氢,起到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的作用以及消除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作用,有调整肠道菌群的效果。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微生态理论认为,宿主和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其实质主要是营养互作,这种互作在动物胃肠道中的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微生物群在动物胃肠道中直接参与动物饲料的消化过程,微生物分泌的酶通过分解料中的非淀粉多糖等物质,释放出可被动物吸收的营养成分,并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菌体蛋白也可供动物消化利用:另一方面,微生物群也消耗动物胃肠道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种群繁殖需要,并降低某些饲料成分的营养价值。因此肠道的微生态制剂主要表在以下的个方面:
1.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畜禽肠道菌群是在长期进化出程中形成并与畜禽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状态的菌群,它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这个平衡失调,便会出现生产性能下降和疾病状态,益生菌作为畜禽肠道内的优势菌群饲喂后则可弥补正常菌群的数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2.生物拮抗作用
肠道内正常菌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的屏障结构,以影响过路菌或侵袭菌,防止其在肠道内定植生长。益生菌作为正常菌群中的一员,可参与生物屏障结构,从而起到生物拮抗作用,饱合肠粘膜的吸附位点,致使病原菌无法在肠粘膜上定植。益生菌可以竞争性的和病原菌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病原菌不能与肠壁受体结合。某些益生菌还可合成抗生素、有机酸等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还可通过消耗肠道内氧气,使局部氧分子浓度降低,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产生各种酶
    有些菌可产生脂肪酶酶、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或者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降低肠道内PH值,从而抑制肠道内发酵蛋白质的菌群活性,减缓肠内蛋白质的发酵速度,提高饲料营养作用。
4.提高机体免功能
微生物的免疫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幼畜出生后,免疫器官还未完全成熟,使其早些接触良性微生物,可促使免疫器官的发育。
② 微生态制剂通过细菌细胞壁从而刺激宿主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促进吞噬细胞活力,发挥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也可通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研究表明活菌可使NK细胞活性提高,巨噬细胞消化能力增强,并可提高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性及血清中的TNF的活性。
③ 微生态制剂活菌的黏附性是诱导免疫的一个重要因素,活菌可以保护肠壁,与病原菌竞争附着并进入肠道上皮细胞,增大细胞间隙,刺激巨噬细胞产生IgA和IgM。
5.营养作用机制
   正常微生物影响机体物质代谢及营养转化合成,除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及维生素合成外,还参与胆汁转化和物质及激素转化过程,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产生乳酸,造成酸性环境,促进维生素D、钙及二价铁的吸收。另外微生物还可产生消化酶,将饲料中难以消化物质分解成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Baidu
sogou